民族藝術—偶戲 (Art Puppetry)



  在此所稱的偶戲,是指不以真人演出,而由人操控玩偶(傀儡)演出的戲劇方式,有布袋戲、皮影戲、傀儡戲等許多種類。

           布袋戲             皮影戲              傀儡戲

      

   

  布袋戲:原稱掌中戲,始於明末福建泉州。戲偶造型及其服飾道具之刻工、彩繪,均極精美。戲偶適合手掌伸入其中,以10指搬演古今事。模擬各色人物,栩栩如生。布袋戲藝術造詣,為世界偶戲之冠。由閩南傳到台灣已有百年的歷史,是極富鄉土特色的傳統戲曲表演文化之一。

  布袋戲— 雲州大儒俠

     雲州大儒俠是五洲園掌中劇團黃海岱先生改編的布袋戲劇本,70年代將其搬上電視螢幕,造成轟動,連播583場,97%的收視率,風靡全台,1974.6.16以影響正常生活為由,遭政府禁播,至今仍讓人回味無窮。

            史艷文&苦海女神龍                  藏鏡人&怪老子 

   

 

  布袋戲的五指乾坤

  生:以「霹靂風暴」中之「莫召奴」手持兵器摺扇展現武林正義之風,其個性聰明細膩, 滿腹經綸,為朋友兩肋插刀義無反顧。

 

  旦:以「風起雲湧」中之「太陽女」優柔體態呈現旦角之特質,她明亮的雙眼,一頭金色 髮絲加上寶藍色流蘇綴飾,巧笑盼兮的模樣,牽動武林各路英雄好漢,常以愛慕之情圍繞其左右。 

  淨:以「霹靂狂刀」中之「狂刀」如獅鬃的髮型、手拿一口獅頭寶刀,代表孔武有力、霸 氣十足。背景襯以與善解人意之戀人,慕蓉蟬的回憶畫面。 

  丑:以「霹靂金光」中之「秦假仙」為代表,以沒有鼻子的造型,專靠嘴巴吃飯,超級跑腿王,表現甘草人物在戲劇中擔任潤滑劑的特質。構圖表現秦假仙與業途零、蔭屍人等3個 丑角一搭一唱之幽默效果。

  布袋戲—掌中風雲  布袋戲自野台、電視、國家劇場進而發展至電影之歷程。

             野台紀實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視風華

   

             劇場魅藝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影紀元

   

     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,新發展出的一種電視布袋戲—霹靂布袋戲,吸引了龎大的觀眾。劇中主要角色,已成為觀眾的偶像;其周邊商品,又帶來龐大的商機,是具有前景的文創產業。

 

     皮影戲, 是一種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結合的獨特藝術。顧名思義,其演出是透過白色的布幕,把獸皮或紙板,做成的平面偶人和景物道具等,利用燈光將劇情投影其上。藝人在幕後操縱著皮影人物,再伴以優美唱腔,表演動人。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,對電影的發展起過先導作用,故有「電影始祖」的美譽。

 陝西東路

河北灤縣

山西孝義

四川大邑

  傀儡戲:源於漢代,盛於唐宋,流傳全國。種類包括杖頭傀儡、懸絲傀儡等,在臺灣係屬後者。少武戲,多文戲,以做功取勝。所含除煞、祈福之宗教色彩,為其他偶戲所無。

     提線木偶是一種以繩或線操作的傀儡,用於演出傀儡戲。在世界各國都有傀儡戲,在西方則起源於中世紀的法國。英文單字「marionette」係源於法語的「Marion」。 提線木偶主要在盒子劇,箱子劇或者black light劇使用。

     提線木偶被認為有很高的娛樂價值,老少皆宜;經典的古典兒童文學木偶奇遇記,故事主角匹諾丘(Pinocchio)是最著名的提線木偶,曾拍成電影逾二十次。

         

      

     日本的文樂通常被作為日本傳統藝能之一的人形劇、人形浄瑠璃的代稱。目前已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。義大夫、三味線、木偶表演是構成文樂的三大要素。

         

  日本的國立文樂劇場於1984年在大阪開幕,定期文樂的演出。

  世界偶戲節 

  日本長野縣飯田市每年八月初舉辦世界偶劇節,集合國內外專業、業餘、學生劇團。有傳統、也有現代,分別在市內130個場所,表演五百多場。節目有針對大人或小孩的,而木偶和劇團在市街遊行,更是熱鬧,最受歡迎。

回上層TOP
今日人數: 204   總計人數: 574038